南怀瑾先生:修身养性的精华要义

南怀瑾先生:修身养性的精华要义

这个“知止而后有定”的境界,渐渐会进入一种安详、静谧的状态,这叫做“静”。到了静的境界以后,再复进入非常安宁、舒适、轻灵的境界,这叫做“安”,借用佛学特别的名词,叫它是“轻安”。 再由轻安、清明、不散乱、不昏昧,非常接近洁净的境界,就会发起“不勉而中,不思而得”的慧力,这叫做“虑”。

这个“虑”的意思,不是思想考虑的虑,是在定静安适的境界里自性产生的智慧功能,不同于平常散乱、昏昧的思想,它是上面所说的 “不勉而中,不思而得”的智慧境界,这两句名言出自曾子的学生子思所著的《中庸》,就是对于“安而后能虑”的诠释。我们现在借用佛学的名词来说明这个“虑”字的内涵,就是“般若”的境界,中文可翻译为“慧智”。它不同于一般的聪明,我们现在用的思想学问都是聪明所生,不是慧智,慧智跟聪明大有差别。 透过这个慧智,然后彻底明白生命自性的根源,在《大学》就叫做“虑而后能得”。得个什么?得个生命本有智慧功能的大机大用,这才叫做“明明德”。

换句话说,我们这个生命,思想像陀螺一样在转,佛法告诉我们,一个人一弹指之间,思想有九百六十转,这是生命中认知的大科学。比方我们写一篇文章或写一个字,那里头不知有多少思想在转动啊!你给情人写一封信,“亲爱的,我爱你……”这一念之间的思想情绪已经从国外转起,转到中国了。像人们谈情也好,讲话也好,思想转动得很厉害,极不稳定。注意哦!比如我们说一个“现在”,这句话是一个思想,是一个念头在动,这是“想”不是“思”。当说个“现在”,里头早已经想到下面要说的另一句话,不止几百转了,这是很微细的“思”的作用。因此要随时知止,把它定在那里,像陀螺一样虽在转动,其实陀螺中心点都在本位。所以说“知止而后有定”,这是第一步啊!

“定而后能静”,什么叫静?这里头牵涉到物理科学。宇宙的功能究竟是动还是静,都是个大问题。世界上万物的生命没有真正的静止,生理、物理的世界都在动。轻度的动、慢慢的动,看起来是安静的,这是假的静,不是真的静。譬如前两天的地震,本来地球内部都在变动,不过现在因为地球内部的物理变化,地和风(气)、水、火中间起大冲突,有大的震动,我们才明显感觉到震动。其实有很多的震动,我们是感觉不到的,而有些其他的生物反而比我们更能感受得到。

如何才能做到“静而后能安,安而后能虑,虑而后能得”呢?最重要的就是要能“知止”,真正认知一个能使它安静下来的作用,才能做到所谓的大静、大定,那就要牵涉到哲学上的本体论,现在只能大略带过。所以《大学》之道讲“修身、齐家、治国、平天下”,首先须从知、止、定、静、安、虑、得的内圣的静养开始,这是中国几千年以来的教化的传统。

——南怀瑾先生《廿一世纪初的前言后语》

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

相关推荐

短租房平台APP排行榜-短租网
广州十大洗浴中心 广州洗浴休闲会所哪家好 广州大型水疗会所盘点→MAIGOO生活榜
QQ邮箱如何发送邮件

QQ邮箱如何发送邮件

07-10 👁️ 7497
CS:GO 有哪些遊戲模式? ➡️
dnf龙不落是什么怎么做到
山寨手游《口袋妖怪复刻》公开道歉声明,游戏全面下架停止运营
[世界杯]梅西家乡以31幅壁画涂鸦迎接2018世界杯
野兽有哪些动物

野兽有哪些动物

09-08 👁️ 6025
暴风影音怎么下载不了软件(暴风影音下载遇到问题)